您当前的位置:关注 >  >> 
讲道北的故事 洒金桥的变迁

时间:2023-08-21 07:15:16    来源:腾讯网

8月18日,西安市北稍门东社区举办了第十一次“仲夏故事会”,这次的“故事官”是社区里的老党员刘晓艳,今年74岁的刘晓艳从小就生活在北关街道办辖区,目前在啤酒厂家属院居住,她讲的主题是“一张老照片的故事”。

“这张黑白老照片,是1996年时的木材加工厂,大家看,当时,就是几排平房,院子里晾着被子,环境也一般,照片中的人穿着当时样式的衣服。现在,快30年过去了,这里不一样了,变成了联志小区,环境变好了,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追求的是时尚和养生。”刘晓艳讲道。讲完后,听故事的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热烈的讨论。

68岁的老党员张明已经当过两次“故事官”了,最近一次,他讲的主题是“道北的故事”。“大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西安道北一带开始有人落脚,大多是逃难而来的河南同胞,他们用砖瓦砌成简易的房子,路面是石子路,房屋很拥挤,属于西安的棚户区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化,道北一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火车站北广场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修建得非常漂亮,深受市民喜爱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活动收获好评:丰富了文化生活 老有所为

8月20日,华商报记者在北关街道办见到了“故事官”刘晓艳和张明,他们都带着“演讲稿”来了,上面有木材加工厂、道北今昔照片对比。

“我觉得社区的这个活动非常好,能让我们回忆过去,看到现在,感受到生活变得越来越好。”刘晓艳说,“每次故事会有约二十人参加,在群里给大家发通知,参加的人老年人偏多。”

张明目前住在北稍门东社区水电小区,他小时候住在西安的其他区域,成年后搬至北关街道办辖区,住了有30多年了。“小时候来这附近上过学,对道北一带有些了解。为了讲好这个故事,我做了很多功课,专门‘采访’老邻居、上网查资料……”张明说,“这个活动非常好,一是能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,二是梳理资料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,老有所为嘛。”

学生也来当“故事官”

讲起了“洒金桥”“大莲花池街”

此外,北稍门东社区的两名高中生这个暑假也当起了社区“故事官”。卢同学讲了洒金桥的故事,“洒金桥被称为吃货一条街、西安美食界的扛把子,《唐书·玄宗本纪》记载:开元初由邠王李守礼接待的日本、东罗马等国来使携带金币入贡,玄宗也命少府铸造金币‘开元元宝’。开元元年九月乙卯,玄宗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,令左右于楼下‘洒金钱’,许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。1982年,在何家村邠王府遗址就曾出土过开元金币。”

黄同学讲了“大莲花池街”的变化,相传,明太祖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在此处开凿湖泊,广植莲花,因此得“大莲花池街”之名。“小时候我最喜欢去莲湖公园,每次都路过大莲花池街,总是拥堵不堪,汽车和人群混杂在一起,下雨时总是坑坑洼洼的,泥点总溅到我的裙子上。现在不一样啦,整治后市容变好了,人车规范行走,这条街上总飘出美食的香味。”

社区主任:感受现代化在莲湖的生动实践

66岁的张女士家住联志小区,8月20日,她告诉华商报记者,活动开展有一个多月了,是社区每周的纳凉活动之一,“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微信群,想讲故事的人都可以报名,讲的都是发生在莲湖区的真事。我参加过三次,也当过‘故事官’,这个活动不仅能引发大家的共鸣,还能让更多人深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。”

23岁的刘女士是莲湖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,活动开展以来,她一直参与其中。“基本是在周内上午举办,一周两次,参与的大多是老年人,也有年轻人,每次大概有二十人。地名由来、社区变迁,还有成长故事等,题材还挺多的。”刘女士说,因为“故事官”都是在这里住得很久的人,对附近的历史比较了解,“尤其是老年人,积极性很高,对老年人也是好事,给了他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。”

社区主任李娇娇说,“仲夏故事会”是“莲湖故事大会”的一个缩影,活动通过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、群众,挖掘莲湖历史文化、发展变迁等,通过讲述,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莲湖的生动实践。目前,社区正在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故事大会,通过讲好故事,传播好声音,共同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力量。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实习生 李芷萱 文/图

关键词: